守好一片“湖” 赓续古文明 农发行运城市分行支持盐湖生态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纪实

最新信息

守好一片“湖” 赓续古文明 农发行运城市分行支持盐湖生态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纪实
2023-07-12 08:04:00
“水润下以作咸,莫斯盐之最灵,傍峻岳以发源,池茫尔而海渟。”这是东晋河东人郭璞在《盐池赋》中关于盐池的一段描写,赞美盐池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
  诗中的盐池,是古时的河东盐池,也就是如今的运城盐湖。河东在战国、秦汉时指今山西西南部,主要涵盖山西运城地区,因黄河经此由北向南流、这一带位于黄河以东而得名。运城盐湖总面积132平方公里,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湖泊,由于其盐含量类似中东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誉为“中国死海”。盛夏,是盐湖一年中景色最美的季节。在盐藻、卤虫以及多种化学物质的共同作用下,湖水呈现出粉红、深红、浅碧、苍蓝、绛紫等多种颜色,仿若镶嵌在河东大地上的一块天然“七彩调色板”。
  不仅自然环境奇幻独特,千年河东更是华夏文明的发源之端。数千年来,大河滔滔、汹涌奔腾,这里孕育了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基因。这里是女娲补天、神农尝百草、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上古神话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民族的先祖尧、舜、禹定都的地方。这里人杰辈出、星光熠熠,荀子、关羽、卢纶、司马光……无数杰出人物的存在使得河东文明如同璀璨的星海般光芒耀眼。
  5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运城,先后考察了运城博物馆和运城盐湖。在博物馆,习近平总书记参观了“华夏寻根”“馆藏珍品”“盬盐春秋”等展陈,详细了解运城有关人类起源和中华文明早期历史发展等。在听取运城盐湖的形成发展和历史沿革介绍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在盐湖,习近平总书记结合展板、展品等听取有关情况介绍,实地察看了盐湖风貌,强调盐湖的生态价值和功能越来越重要,要统筹做好保护利用工作,让盐湖独特的人文历史资源和生态资源一代代传承下去,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更好保护其历史文化价值。
  面对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的双重重任,山西运城应当如何破浪前行?金融无疑是助力生态与文化和谐共融的重要力量。将“绿色”理念植入投融资决策,当地金融机构帮助盐湖实现了从滩涂到绿洲的生态修复;发挥在资源配置中的引领功能,金融大力支持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助力河东文化赓续传承;瞄准产业发展短板,金融持续激励和推动文化产业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把盐湖生态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作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抓手,农发行运城市分行立足区域特色、聚焦重点领域,加大信贷支持,大力支持运城实施盐湖生态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工程,助力千年‘古盐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和新活力。”农发行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农发行运城市分行紧紧围绕运城市委、市政府打造“三晋明珠、华夏母亲湖、池盐文化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定位,认真践行“执行政府意志,服务‘三农’发展,遵循银行规律”发展要求,充分发挥“绿色银行”“水利银行”品牌优势,已先后审批贷款77亿元,投放51亿元支持盐湖生态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
  从“盐”治理,
  还“湖”一片生态景观
  运城盐湖有着4600多年的食盐开采史和70年的无机盐开发史。曾经的盐湖,湖面烟波浩渺,硝田纵横如织,曾被文坛泰斗田汉先生赞为“千古中条一池雪”。但因曾经的盐湖长期归属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活动偏重经济效益,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力度不足,大量的生产生活污水排入湖中,导致盐湖生态环境遭到威胁。湖水污染严重,岸边垃圾成堆、杂草丛生,堤埝高低不一,存在跨堤隐患。
  2020年9月,运城市正式启动“退盐还湖”“还湖于民”工程。2021年,实施盐湖堤埝除险加固及生态修复项目。对此,运城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盐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运城市盐湖保护条例》,把盐湖治理作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盐湖生态保护与修复力度,大力恢复盐湖的本来面貌。
  作为政策性银行,农发行运城市分行认真学习贯彻运城市委、市政府《盐湖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运城市盐湖保护条例》要求,充分发挥“当先导、补短板、逆周期”职能,第一时间主动聚焦市委、市政府“退盐还湖”“退湖于民”核心工程,积极与地方党政、相关职能部门和企业沟通,宣讲农发行支持绿色生态的信贷政策。根据运城市和盐湖区关于盐湖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的相关项目规划,将环盐湖路建设、垃圾处理等环境治理项目作为首批支持重点,迅速组织调动全员业务骨干,为每个项目量身定制融资服务方案,确保项目营销成功。同时,根据项目办贷需求,及时开通了绿色办贷通道,高效支持政府解决项目融资问题。2021年以来,先后审批贷款13.5亿元,投放8亿元,支持了滨湖大道一期、城乡生活垃圾焚烧、建筑垃圾处理等治理项目,极大地改善了盐湖周边环境。此外,正在对接的环盐湖北路项目,也将于近期启动办贷流程。
  “过去遇到刮风天气,沿湖的住户都不敢开窗户,一开窗,盐湖的腥臭味、芒硝的白色粉末随时会吹到屋里。” 住在盐湖周边的岳先生感触颇深。
  如今,漫步在盐湖边上,以前泥泞的土路变成了宽阔笔直、绿树成荫的滨湖大道,原来垃圾成堆、杂草丛生的湖岸现在绿植繁茂,环境焕然一新。环盐湖路也成为运城市的一条生态景观廊道,来此休闲漫步的市民、嬉戏玩耍的孩童络绎不绝,盐湖自行车赛、徒步盐湖等活动纷纷在此举办。
  从“盐”治水,
  还“湖”一片五彩斑斓
  盐湖四季景色各异,但盛夏的盐湖最是五彩斑斓,从空中俯瞰而去,一望无垠的盐湖就像是大地的调色板,远远望去,红似绸缎、碧如翡翠,“七彩盐湖”美景令人啧啧称奇。
  据专家介绍,“七彩盐湖”的形成受盐湖中钾、钠等成分的浓度不同、盐藻、卤虫的繁殖、高温和强光作用等因素影响。盐池的水量、盐度的稳定、生态系统的平衡对盐湖形成五彩斑斓的色彩至关重要。
  对盐湖而言,一时的环境治理容易,但长久的生态系统保护却不易,为了守护好“七彩盐池”的壮丽景观,维护好盐湖原生态系统的平衡,近年来,运城市委、市政府从源头入手,大力推进综合水系治理,通过疏浚江道、连通盐湖内部水系、保证水循环,控制湖水盐度变化,以保护好盐湖的原生态系统。
  农发行运城市分行以高度的政治站位,主动扛起“绿色银行”“水利银行”职能,迅速发挥优势、靠前服务,紧紧围绕政府水利项目规划,第一时间把水生态治理和保护项目作为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多次与水利局、水务局及相关企业对接沟通,掌握全市水生态治理和保护的项目清单,逐项了解融资需求,积极给予信贷支持。2021年以来,累计审批水利建设贷款37亿元,投放20.4亿元,支持了盐湖区11个水库、盐湖半坡调蓄库、夹马口和尊村等4个灌区,城乡居民饮水和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全面助力盐湖提升截污和防洪能力,改善水生态循环,守护盐湖生态系统平衡。
  近年来,经过对盐湖环境和生态系统双管齐下的治理和修复,盐湖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自然湿地风貌逐步恢复,动物、植物种类日渐丰富,形成了一个相对完善的生态系统。
  现在的盐湖,一眼望去湖水清澈、波光粼粼,飞鸟舒展着翅膀,在湖面上嬉戏,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面,与“七彩盐湖”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生动的山水图景。冬雪来临时,火烈鸟、天鹅等纷纷在此驻足。
  据运城市盐湖生态保护与开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目前盐湖共记录鸟类大约205种,常见的有反嘴鹬、火烈鸟、天鹅、大鸨等,还有柽柳、芦苇、碱蓬草等特色植物30余种。盐池丰富的动物、植物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高校、科研团队的到访。
  当前,盐湖已成为创建黄河流域(山西段)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的重要区域之一。
  从“盐”保护,
  还“湖”一个文化底蕴
  运城,因管理盐务的“盐运使司”所在,得获此名。“运治非盐池不立,盐池非运治莫统”,运城,缘盐生,侍盐兴,因盐名,因盐务而设城,尽揽华夏仅此唯一。几千年盐运历史造就了丰富的池盐文化。这里诞生了世界上最早的产盐技艺——五步产盐法,目前已经被列入国家级非遗技艺。留下了独具风格的唐代建筑“盐池神庙”、具有防洪和防盗功能的古禁墙遗址、虞坂古盐道、七十二条“护长堤”等文物遗迹。一代圣君虞舜,在盐湖之畔的卧云岗,手抚五弦琴,唱吟的中国历史上最原始、最古老的歌谣《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成为千古绝唱。
  运城的盐文化不仅在历史上影响着国家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发展,而且对当代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意义重大。
  为支持地方党政保护、传承和发扬光大盐文化,农发行运城市分行紧跟市委、市政府打造运城特色“盐文化”的工作部署,第一时间把列入全市1311重点项目的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作为年度重点支持项目,根据项目融资需求,积极创新贷款模式,提速办贷效率,以实打实的金融服务成效,争当服务盐湖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的排头兵,全面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
  为了确保项目尽快实施,农发行运城市分行靠前行动,及早介入,行领导带队,在全行抽调业务骨干,组建项目专班,联合政府和相关部门,多次深入项目现场调研,实施政银企联合现场办公,从项目的整体规划、融资方案的设计、抵押担保的确立到贷款的审批投放全流程全程参与,全方位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农发行省市县三级机构上下联动,提速办贷,第一时间为项目审批并投放贷款2.6亿元,支持政府和企业在半年内完成了河东池盐文化博览园的建设和落地。
  该项目紧邻盐湖北岸,包括新建运城河东池盐文化博物馆,地下文物库房,改造修葺池神庙围墙和办公楼立面等。项目充分利用修复后的盐池中禁门遗址墙体,新建了嵌入古城墙的河东池盐博物馆。这是中国唯一一座全面展示古老池盐五千年文化的专业博物馆,管内设有序厅、瑞盐天成、供食中华、国之大宝、盐务专城、盐化时代、世纪之约等七个展厅和一个知盐学堂,主要展出以“盐文化”为核心的文物、雕塑等,通过盐池形成、历史演变、盐池产盐等内容,集中展示运城盐湖数千年的变迁。目前,池神庙仍在复建修缮,修缮后的池神庙也将重现昔日美轮美奂的风光。
  近年来,运城市委、市政府在池盐博物馆前举办了运城池盐文化和旅游周,期间还举办了河东池盐博物馆开馆仪式、池盐文化专题座谈会等活动。这是运城市深入践行“两山”理念,按照“山水相融、人水相亲、湖城合璧”思路,推动盐池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重点工程,也是农发行运城市分行支持打造地方特色品牌的里程碑项目。项目建成落地,迅速拉开了农发行运城市分行与党政企合力打造特色“盐文化”的序幕。
  据悉,该行已经和当地政府和企业达成合作,下一步将围绕保护“盐文化”这一核心,继续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全力支持盐工业遗址文化园、盐池“死海”开发、盐宗文旅开发等系列项目建设。这些项目的落地实施,将会进一步提升运城“盐文化”的知名度,提升运城的城市品位和影响力。
  从“盐”融合,
  还“湖”一座金山银山
  “天下之赋,盐举其半”,河东盐池曾被历代封建王朝视为“国之大宝”。唐大历年间,河东池盐的盐利甚至占到全国财赋的八分之一、全国盐利的四分之一。作为当时重要经济命脉与税收大宗,河东盐在极大程度上影响着古代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运城,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得益于大自然馈赠的盐资源,这里成为炎黄子孙繁衍生息的重要集聚地,留下了黄帝战蚩尤、舜耕历山、禹凿龙门、嫘祖养蚕的传说,留存了永乐宫、后土祠、关帝庙等历史遗迹。运城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2处,居全国地级市之首,被誉为“中华五千年文明的主题公园”。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的重要讲话精神,农发行运城市分行立足运城区位优势、文化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以支持打造“盐文化”特色品牌为切入点,依托河东厚重的文化底蕴,抢抓时间、政策机遇,积极探索“生态+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贷款模式,全力支持运城将文旅资源优势、比较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
  河东历史文化展示中心项目是运城市委、市政府落实省委“两个转型、文旅先行”目标要求,打造知名旅游强市的重大举措。农发行运城市分行紧跟市委、市政府项目进度安排,急政府之所急,充分发挥前期政银合作优势,抢先抓早、迅速行动,第一时间上门对接,提前介入,提供融资融智融情一揽子金融服务,坚持“能并联的不串联、能压茬的不序时”办贷理念,全行上下一心,抢抓时间,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在1个月内完成了2.4亿元贷款的审批和投放,以最快的速度支持了河东历史文化展示中心建成落地。
  2021年以来,该行通过“生态+文旅+产业”贷款模式,累计审批贷款23.8亿元,投放贷款20.2亿元,先后支持了运城市农业会展中心建设和运城舜帝陵、闻喜宰相村等文物遗迹修复,为运城打造农业强市、文化强市、旅游强市,以农文旅产业带动运城市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已建成运行的河东历史文化展示中心,与河东池盐博物馆相向而望,巍然矗立,气势恢宏。该中心将声、光、电、影巧妙融合,雕塑、史料、图片互为补充,集中展示了运城100位历史文化名人及历史故事,让游客能够沉浸式了解河东大地古今先贤的传奇故事、重大成就和精神特质,增强历史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该中心与河东池盐博物馆一并成为运城的地标式建筑,也是所有来运游客的必经打卡地。每天,来此参观研学的人络绎不绝。正在建设的运城市会展中心也以独特的设计和重要的功能,即将成为展示全市特色农业的省级农产品进出口平台。
  过去的运城因盐而生、因盐而兴,因“盐运之城”而得名。如今的运城,依“盐”再扬名,依“盐”促发展。顺应千年盐湖向着生态保护、风貌重塑、产业转型、全域旅游“绿色发展”转变的需求,农发行运城市分行将坚定扛起“支农为国、立行为民”的使命担当,紧紧围绕盐湖生态修复治理,围绕河东历史文化保护等重点项目规划,优化提升金融服务,持续加大信贷支持,全力支持地方党政用好历史馈赠给这片土地的宝贵资源,汲取“盐力量”,守好“一片湖”,努力为运城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一方人民安居乐业作出政策性银行的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金融时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守好一片“湖” 赓续古文明 农发行运城市分行支持盐湖生态修复和历史文化保护纪实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