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善治的陆丰密码

最新信息

基层善治的陆丰密码
2024-03-26 10:07:00
乡村治理既是国家治理的基石,也是乡村振兴的基础。
  日前,广东省委农办、省委组织部等7部门联合公布2023年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其中,陆丰市内湖镇、桥冲镇、上海村、洋口村等4镇27村(社区)榜上有名。
  陆丰上榜的镇村占汕尾市入选镇村的一半以上,它们凭何脱颖而出?又有哪些乡村治理背后的故事?通过深入挖掘这些典型案例,让我们一起探寻这些镇村背后善治长美的密码。
  ●彭骏李冠宇
  四网循环
  筑牢基层治理基石
  近日,在陆丰博美镇,一名网格员在巡逻中发现村口田地有一辆无牌摩托车,经网格队员排查非本村车辆,形迹可疑,随即报警。警方通过核实确认该车辆属涉案车辆,一场警情通过网格单位成功“上传”,为警方破案打下了基础,基层平安的基石也更加牢固。
  “1+21+N”党群服务中心体系是陆丰基层治理先行先试的“大框架”。全市建强市、镇、村、组四级服务群众阵地,推动25个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打造200个村民小组示范点,辐射带动全市村(居)民小组活动阵地建设全覆盖。
  同时,陆丰市积极构建“三级书记抓基层治理”责任体系、“四建三明”工作体系,以推进“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和平安乡村建设为契机,着力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桥头堡”、建强基层社会治理“主心骨”、架起基层社会治理“连心桥”。
  陆丰市委政法委副书记施宏展介绍,陆丰市通过创新全科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了不同层级的网格,实现了全市范围内的网格化全覆盖。同时,建强了一支专职的网格联防队伍,通过“镇统村管”模式,确保每个网格都有专人负责,实现精准治理。
  值得一提的是,陆丰市还积极探索“微网格”治理模式,将大网格、中网格、小网格与微网格形成闭环运行、四网循环的治理模式。
  八万镇双派村是此次入选“榜单”的村庄之一,作为广东省首批“国家森林乡村”、红色革命遗址村、“无毒村”,近年来双派村的新乡贤等群体一直活跃在调解矛盾纠纷、破除封建迷信等一线,成为基层治理中一股强有力的力量。
  有了主心骨,就要聚拢力量,让全社会形成治理的合力。陆丰市的做法是健全四级联动机制,完善网格“探头”、村级“前哨”、镇街“主阵地”、市级“终点站”四级联动。同时,广泛吸纳社会力量,引导成立社会组织、产业协会、村民理事会等组织,组建四级调解员资源库并入库调解员,让“组团式”服务成为社会治理中的一泉活水。
  民情地图
  让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在基层治理中,很多时候纠纷矛盾就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家长里短”,而能否妥善处置这些小事反而体现了治理者的能力。
  东海街道乌坎村因其独特的“三三五”基层治理体系,打造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基层治理新模式,成为“民主法治示范村”。
  为夯实多元解纷基础,陆丰实行“田字型”治理,完善“一中心四平台”运行机制,下放行政执法事项670项,解决基层矛盾纠纷调处权责匹配的难题。
  突出阵地蓄能,陆丰搭建四级矛盾纠纷调处平台。施宏展介绍,组一级以全科网格为单位,网格联防队员巡查走访对发现的矛盾“即采即办”,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了”,村一级搭建社会治理工作站,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基层矛盾纠纷调解,市镇两级成立社会治理中心,为群众提供访调一体的“超市式”调解服务。
  若提及陆丰基层治理,就不能不提“民情地图”。“善美民情”可以清晰一览基层社会治理与政府服务各类要素,“善美网格”是全科网格化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善美村居”小程序则是群众参与治理的重要端口。
  依托“民情地图”智能化平台,陆丰搭建线上“民情地图”指挥中心,联动“市、镇、村、格”四级主体,并开放群众上报端口,网格联防队员通过“巡、查、防、控”,强化矛盾调解、交通安全劝导和帮助特殊群体等重点服务,实现各类矛盾“上报—交办—处置—反馈—回访”的全流程闭环管理。
  在陂洋镇洋口村,全村划分为5个网格,配备专职网格联防队员5名,以包片村干部、村民小组长、网格员、村小组党员,实现四级网格协调联动,他们走街入户调纠纷、化矛盾,甚至谁家有个困难顺路搭把手也给解决了,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更强了。
  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基层治理秩序井然的画面在陆丰镇村间铺展开来。
  一线实践
  金厢镇:
  党建引领走好乡村善治路
  在全省众多乡村,陆丰市金厢镇以高效的乡村治理模式脱颖而出,成功入选广东省乡村治理示范村镇名单。这一荣誉的背后,是金厢镇党委、政府多年来对乡村治理的深入探索与实践,以及广大村民的全身心投入。
  金厢镇,一个依山傍海、风光旖旎的小镇,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红色历史。然而,如何让这些资源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一直是金厢镇党委、政府思考的问题。金厢镇党委书记余文集说:“我们深知,乡村治理不仅仅是简单的政策执行和事务管理,更是对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村民生活的全面改善。”
  金厢镇党委、政府始终认为,乡村治理的成败关键在于党组织的领导。因此,金厢镇筑牢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严密组织体系,推进“全覆盖”组织建设,落实“3+1+N”工作机制,使党的领导根植于基层末梢。同时,深化镇街体制改革,打造“一中心四平台”,推动平台高效运转。此外,还探索驻村连心对接帮扶机制,让党员干部下沉到基层,全面强化党对基层的领导。
  在党组织的引领下,金厢镇聚焦平安建设,争当“民情地图”排头兵,打造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同时,聚焦信访维稳,打造“枫桥经验”桥头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金厢镇的村洲渚村原是汕尾市换届选举重难点村,存在班子战斗力差、工作懒散等问题,导致部分历史遗址疏于管理,出现脏乱差现象。金厢镇党委通过选优配强调整村党组织书记,对村“两委”班子进行“大换血”,以党风促政风、带民风,树立适应新形势的村规民约,大力宣传倡导移风易俗,使该村党组织重新焕发战斗力。
  为了推动村民自治和民主决策,金厢镇强化各村(社区)党组织的引导作用,通过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等组织,让村民参与到乡村治理的各个环节中。余文集说:“我们鼓励村民发表意见、提出建议,让他们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人,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民主决策和村民自治。”
  值得一提的是,金厢镇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红色文化,通过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将红色遗址打造成为游客打卡的热门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培育特色农业,通过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石,我们要通过发展产业,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生活好起来。”余文集说。
  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金厢镇同样不遗余力。近年来,金厢镇持续加强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金厢镇还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通过实施海岸线生态环境整治项目,修复沙滩岸线,提升了海洋生态环境质量。
  余文集表示,金厢镇的乡村治理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关键在于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时,注重激发村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热情,让村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此外,还注重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撑。
  竹林村:
  凝聚乡村振兴多元力量
  竹林村位于河西街道北侧,与西南镇交界,全村总面积4平方公里,下辖竹树墩、竹联、上林、下林4个自然村,户籍人口3800多人,是一个典型的劳务输出和农业村。
  如何激活、凝聚乡村振兴多元主体力量,把基层党组织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心骨”?如何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竹林村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夯实基层党组织的引领力和组织力。
  竹林村党总支部书记杨泽坚表示,村“两委”干部带头做表率,加强宣传工作,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定时召开村“两委”会议,组织和带动党员干部、网格员以党建引领促乡村治理,以网格、村小组、“两委”三级联动的形式,做到小事在网格中解决,大事在“两委”办结,并积极开展政策宣传活动,积极参与村中建设、改善环境卫生、化解矛盾纠纷、开展义务劳动等志愿服务。
  竹林村党总支部深入贯彻落实汕尾市“1+6+N”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体系和平安乡村建设首场现场推进会精神,进一步提升了战斗力,融洽了党群关系,“两委”班子、党员的工作能力大幅提高,群众的满意度也大大提升。
  竹林村规范民主决策,严格执行村“两委”会商议、村民代表大会决议的议事决策程序,凡是涉及村集体利益、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经过村民代表大会集体讨论并按程序决策,并通过公开栏主动将村民关心的热点、疑点信息进行公开。
  竹林村党总支部充分发挥村党总支部、村民小组、村民理事会的作用,结合本村实际,凝聚全体村民的共识,推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建设文明乡风。
  全村共同探讨、群策群力制定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施村容村貌卫生保洁员制度,完善文体休闲娱乐设施及场所,营造了良好的文明村庄环境。
  此外,村民理事会也参与竹林村的治理,村中大大小小的文化娱乐活动理事会基本都参与其中。由村党总支部牵头引导,在理事会的组织下,竹林村相继成立了舞蹈队、旗袍队、登山队等文化娱乐团体,极大丰富了农村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增进了村民间的感情。理事会还出资捐赠修建逸园文化广场免费供村民休闲娱乐,广场如今成为村民们锻炼的好去处。
  “对于重点人员我们也会要求网格员加大关注并给予帮助。”杨泽坚说。竹林村下辖村小组有村民是戒毒人员,在走访了解相关情况后,村党总支部专门安排网格员对其进行毛发检测,并在生活中给予关心与帮助,让他感受到社会的关怀与温暖,帮助其自力更生。戒毒人员成功戒毒后从事渔业,回归到健康、阳光的生活。
  炎围村:
  “一约六会”推进乡村治理
  “我们村之前有一起宅基地纠纷,引起了村民间的争议和冲突,很长时间都没能解决,最终通过村委会调解,将宅基地问题彻底解决,并同时化解了另外两起类似的矛盾。”炎围村党支部书记庄代君说。
  面对宅基地等农村生活中类似争议问题,城东街道炎围村全力推进村党务政务公开制度,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
  村“两委”全面实施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真正实现让村级微权力“晒”在阳光下,同时健全村民自治制度和村民议事制度,按照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推进乡村管理与建设逐渐完善,充分发挥村民在乡村治理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了齐抓共管的良好运行体系。
  庄代君表示,现在有了“一约六会”机制,村里有撂荒地复耕、土地流转这类问题的时候,首先就会在村里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议事会,听取村民的意见建议,最终通过投票来进行表决。
  “一约六会”由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公共卫生委员会、绿美生态建设委员会组成,基本上涵盖了村中生活的大小事件,有争议的事情都可以通过该项机制进行调解处理。
  此外,炎围村还积极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妇联、志愿者的作用,推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通过制定《村规民约》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态的乡村生活方式,鼓励村民参与劳动、发展生产,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同时,完善“红黑板”功能,深入挖掘“最美家庭”等各类先进典型。
  炎围村全力提升乡村善治水平,通过健全治理机制,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推动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村“两委”鼓励群众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通过改善自身的居住环境,使乡村更加宜居、文明、美丽宜人,成为群众安居乐业的家园。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免责申明: 本站部分内容转载自国内知名媒体,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基层善治的陆丰密码

sitemap.xml sitemap2.xml sitemap3.xml sitemap4.xml